江南体育習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堅持系統觀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對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採取有力措施,同時強化目標協同、多污染物控制協同、部門協同、區域協同、政策協同,不斷增強各項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系統觀念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認識論和方法論,也是習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容,為我們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了方法論指引。貴州始終堅持以習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持系統觀念,把生態文明建設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培植后發優勢,奮力后發趕超,努力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新路。
污染防治和擴綠增綠共同發力。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習總書記指出:“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生命體,作為喀斯特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江南体育、長江和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態屏障,貴州生態環境具有特殊性和脆弱性,推進生態保護和治理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既要採取有力措施治理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又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江南体育、擴綠、增長,體現重點突破、全面推進的工作思路。貴州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注重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促進污染防治和擴綠增綠協同發力。一方面,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綜合防治,持續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大氣污染治理和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完善城市空氣質量應急管控措施﹔實施長江經濟帶“三水共治”,深化河(湖)長制,補齊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統籌黑臭水體治理﹔加快完成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嚴格管控重污染耕地用途。另一方面,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還草等重點生態工程,加強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地等生態安全核心區域生態修復,實施重要河湖濕地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在植樹造林的同時,發展生態產業、生態旅游業。新時代的多彩貴州,以系統觀念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讓青山常在、空氣常新、綠水長流、土壤常淨,綠水青山正成為人民群眾的“幸福不動產”“綠色提款機”,也進一步筑牢了長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共同推進。習總書記強調,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通過高水平環境保護,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有效降低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后勁。”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然價值和增值自然資本,就是保護經濟社會發展的潛力和后勁。高水平保護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高質量發展依靠高水平保護得以實現,進而助力高水平保護。從根本上講,二者是辯証統一、相輔相成的。貴州始終堅持系統觀念,充分利用優良生態環境這一最大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統籌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協同發展。一是在綠色農牧業上,樹立大食物觀,充分發揮山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果蔬、中藥材、茶葉等山地高效農業,打造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江南体育。二是在能礦產業上,強化資源的科學利用、循環利用、低碳利用,持續推進“富礦精開”,在提高能礦產業附加值的同時大幅降低生態環境壓力。三是在特色制造業上,充分發揮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優勢,加快數字化利用,大力實施產業數字化,推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著力發展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推進自動化向智能化轉型江南体育。四是在綠色服務業上,依托良好自然生態和原生態文化優勢,大力發展文化旅游、休閑旅居、現代康養等山地特色服務業。通過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雙向轉化通道,使區域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產生了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共同保障。習總書記指出:“要始終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保持常態化外部壓力,同時要激發起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江南体育。”制度是管根本、管長遠的。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把制度建設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通過加快制度創新,增加制度供給,強化制度執行,基本建立起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並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保駕護航。深入開展綠色屏障建設、生態文明大數據建設、生態旅游發展、綠色績效評價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創新試驗,多項生態文明制度改革成果列入國家推廣清單,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經驗。比如,開展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試點,探索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制定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開展生態文明評價考核﹔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構建齊抓共管、各負其責的大生態環保格局﹔等等。又如,率先出台全國首部省級層面生態文明地方性法規《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頒布實施30余部配套法規,充分發揮法治引領和規范作用。同時,著力把每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激發起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比如,“垃圾兌換超市”在許多地方開起來,從“一路走一路丟”到“一路走一路撿”,從亂扔亂堆到懂得分類,在把垃圾兌換成綠色積分的同時,生態保護意識也不斷提升。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活動,在人們心中播撒生態文明的種子,增強全社會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推動形成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為美麗中國建設匯聚起強大合力。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13911225471